用户登录

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检索类型

首页»科普活动»第七届黑颈鹤保护网络年会暨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管理研讨会举办

第七届黑颈鹤保护网络年会暨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管理研讨会举办

      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采集到一种鹤的标本,它颈部三分之一的羽毛为黑色,和世界上已发现的14种鹤类均不同。这便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是发现命名最晚,也是人们了解最少的一种鹤。


      黑颈鹤每年3月底至4月初迁徙到繁殖地,交配后在四面环水的草墩、芦苇丛或在地面营巢。黑颈鹤的繁殖地比较分散,主要在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和甘肃、青海、四川北部等海拔35005000m的沼泽地带。据统计,全世界约有黑颈鹤11000只,除不丹有少量分布外,其余96%均栖息在我国。

      201973182日,第七届黑颈鹤保护网络年会暨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管理研讨会在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召开,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和不丹、印度、美国的118名代表参加。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动物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钱法文研究员及团队的杨晓君研究员、李晓民教授、张立勋教授、吕士成研究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黑颈鹤分布区及保护研究机构之间信息数据的共享及湿地监测管理工作,商讨下一步黑颈鹤保护与湿地监测管理。与会代表就黑颈鹤保护现状和进展、宣传和管理、科研和监测、文化和教育等四个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本次会议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际鹤类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碌曲县人民政府、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和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协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