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检索类型

首页»科普创作»亲历肯尼亚野生动物大迁徙

亲历肯尼亚野生动物大迁徙

 

编者的话: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动物迁徙。随着几年前中央电视台连续直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慕名到肯尼亚观赏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观看史诗般的野生动物大迁徙。据当地导游介绍,5~10年前,在肯尼亚体验和考察野生动物的游客90%以上来自欧美和日本,现在至少有50%来自中国。为此,我们特邀请作为科学导师带队指导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乘明博士撰文,以飨读者。

肯尼亚地处非洲中部偏东,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腹地,赤道几乎横贯肯尼亚中部,因此如果在肯尼亚境内的南北往返,会不知不觉地一会到了南半球,一会回到北半球。在穿越赤道的线上,有的公路上竖立着简单的牌子,供游客合影留念。

在这里,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带塞子的容器里面灌满水后拔掉塞子,如果水形成的漩涡是逆时针旋转,表示身处北半球;若顺时针旋转则是南半球。这是由于地球是绕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漩涡的方向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发生改变。赤道以及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的转换对我们来说也许很稀奇,但对于肯尼亚人,赤道线对他们来说太平凡了,南半球和北半球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说,地球上最壮观的大迁徙非中国人的春节大迁徙和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莫属。两者不仅规模上能比肩,时间上居然也高度重合,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有幸在肯尼亚见证了动物界这一壮举。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是指由最浩浩荡荡的野生动物——迁徙大军角马、斑马、非洲水牛和长颈鹿等组成,它们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时而追随着降雨带来的丰美水草往返于非洲大草原北部的肯尼亚和南部的坦桑尼亚之间,时而停留在大草原的某处,品味丰美的水草。尾随着迁徙大军的是以狮子猎豹为代表的各种食肉动物,和以斑鬣狗和秃鹫为代表的食腐动物。对这些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来说,野生动物迁徙大军的到来给它们送来了最美的食物,不仅满足了它们的口腹之欲,还为它们繁殖后代提供了食物保障,所以,这个季节也是食肉动物们产崽和繁衍后代的季节。

在这史诗般的大迁徙中,野生动物一路走来,时时刻刻面临着遭受食肉动物捕食的死亡威胁,但是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在越过宽度不足50米水深不过2米的马拉河。因为在东非大草原上,被狮子、花豹和猎豹这些食肉动物追逐的猎物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尚有一丝的机会逃生,而在狭窄的马拉河中,明知河中有残忍和饥饿的鳄鱼在守候,还必须硬着头皮冲过去,注定是有一部分动物是要牺牲生命的,这就是优胜劣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马拉河之渡成为最血腥、最残忍的场景,也是最气势磅礴的场景。血腥和残忍是因为在马拉河里有凶残的鳄鱼在等候着撕咬它们的战利品,河水顿时被染成绯红色;而气势磅礴是因为千军万马般的迁徙大军快速而勇敢,源源不断地冲过马拉河,于是马拉河之渡又被称为“天国之渡”“天下第一渡”。

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动物

马赛马拉大草原又称为稀树草原或萨瓦纳草原,后者来自英文Savana。稀树草原顾名思义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稀稀拉拉长着几棵树,低矮的灌丛呈斑块状镶嵌在大草原上。这些稀稀拉拉的树成为秃鹫筑巢的地方,也是花豹歇息藏身和储藏猎物的地方。

马赛马拉大草原面积1600平方公里,与256000平方公里的塞伦盖提组成了东非大草原,马赛马拉大草原和塞伦盖提大草原以天国之渡的马拉河为界。不少人误以为马拉河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国界,其实马拉河只是两大草原的边界,换言之,塞伦盖提草原的一小部分还属于肯尼亚。

有人估计了一下,东非大草原上大约有哺乳动物100种左右, 450多种鸟类,至于每种动物具体有多少只,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它们实在是数不胜数。

马赛马拉大草原是动物的天堂,数量最多的是各种数不清楚的羚羊。它们当中有被称为“草原精灵”的汤氏瞪羚,矫健的身体,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黑纹,行走时一蹦一跳,低头食草时尾巴有节奏地来回摆动,实在是太可爱了。它们的弹跳力极好,奔跑的速度极快,这也是它们逃避草原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食肉动物——猎豹所拥有的本领。

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羚羊,除了瞪羚外,还有黑斑羚、黑脸绢羚、糜羚、水羚、大羚羊,等等。

斑马是非洲大草原的代表,也是草原上最为醒目的动物,黑白相间的条纹十分显眼,但恰恰是这种黑白显著的条纹,使一群斑马们奔跑起来最是让它们的天敌眼花缭乱,迷失了捕捉的对象,科学研究发现这也是一种生存之道。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肥沃的水草养育了成千上万的斑马,一只只圆滚滚的,难怪它们的天敌——狮子对它们垂涎欲滴。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非大象莫属,而非洲象又比亚洲象更大。一只只身高3米左右,体重5~6吨的成年大家伙聚集在一起,是没有敌人敢欺负它们的,若被大象踩上一脚,骨头必断无疑。非洲象还是有名的火爆脾气,看到大象走近时,我们还得礼让几分,否则把它惹火了,后果就严重了,所以我们的司机兼导游在见到大象时总是提醒我们不要出声,不要惹它们不高兴。据说它们发怒后,可以把载着游客的越野车掀翻。

长颈鹿是草原上的高个子,加上脖子可以高达5~6米,所以它们可以采食到高高的金合欢树上的嫩叶。科学家研究发现,长颈鹿祖先的脖子并不是这么长的,为了采食到金合欢树上的嫩叶,它们的脖子慢慢地越长越长。高挑的身材和长长的脖子给长颈鹿带来很多好处,除了采食到高大树木枝头的嫩叶外,还能早早地发现敌情。但是这副长腿长脖子也给它们带了很多不便,比如要想喝到地面的水,它们就得把前肢趴开,以便降低高度,让嘴够得上地面的水。

别看长颈鹿很斯文,但它也几乎是无敌的。如果一群狮子想趁它不备偷袭它,跑在前面的狮子会被它有力的前肢踢上一脚,脊椎骨都会被踢断。大多数游客喜欢长颈鹿,更是因为它们的步态优雅,不慌不忙,仔细看看,原来长颈鹿之所以步态优雅,是因为它们的前后肢是同步的,如果我们也是手脚同步的话,肯定没有长颈鹿的优雅,反而会显得十分别扭。

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还有一位有名的脾气火暴的家伙,就是全身发黑长着一对弯角的非洲水牛。它们的最大群体可以达到数百只,成群结队的非洲水牛在一起非常团结,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幼崽,还可以很好地抵御狮子的捕食。所以狮群要想猎捕吨位很大的非洲水牛,只能寻找落单的个体或是老弱病残的个体,否则团结一致的水牛群让狮子们的猎捕计划始终无法得逞。

此外,马赛马拉草原上还有各种食肉动物、食腐动物、鸟类,构成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壮美的动物天堂;当狮子们在一起摸爬滚打时,又是一部现实版的《狮子王》。

迁徙大军的组成和迁徙

但凡到肯尼亚看野生动物,大迁徙是必不可少的。之所以冠以地球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是因为场面之壮观,迁徙动物的数量之大,以数百万为单位计数。迁徙大军中的主力部队要属角马,又称为塞伦盖蒂白须角马(Serengeti white-bearded wildbeast),据说数以百万的数量在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移动时,放眼望去,草丛中的角马多如蚂蚁,数不胜数,也无从数起。那种浩浩荡荡的感觉,如无亲身经历,难以言表。小角马通常都是在迁徙过程中诞生的,姐妹们围在妈妈的四周,妈妈快速地产下小角马,几分钟之后小角马就可以慢慢地跟着大部队奔跑了。而一旦没有姐妹们的照顾,小角马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攻击的目标,沦为猎物丧身狮口。有时角马也会产下死胎,尽管妈妈十分不乐意,不停地在周边徘徊,但是最终还得放弃,追随迁徙大军而去。

刚产下的小崽就能站立并奔跑,并不只是角马的专利,也是迁徙大军其他种类的本领,否则妈妈和新生小崽不能及时跟上大部队,就很容易失去保护,落入食肉动物的口中。这是它们的生存之道,是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

大迁徙的队伍中,斑马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50万头斑马夹杂在角马群中,镶嵌在大草原上,若隐若现。加之降雨带来的丰美水草,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景色。

步态优雅的长颈鹿也跟着迁徙大军,追随丰美的水草。与角马和斑马不同,高个子的长颈鹿,如同鹤立鸡群一般,高高地凸显于其他迁徙大军和草丛之上,十分抢眼。长颈鹿以小群的方式参与大迁徙,它们通常10只左右成群,既可以相互照应,也可以警戒四周。

当然,尾随着这些食草动物的还有狮子、花豹、猎豹、胡狼、鬣狗、秃鹫这些肉食性动物,它们也算是迁徙大军的一部分,不同种类的动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完整和稳定的食物网。

马赛马拉草原和塞伦盖蒂大草原上发生的野生动物大迁徙是一个缓慢的顺时针的以年为周期的过程,且周而复始。

马赛马拉大草原能看到迁徙大军的事件是每年的7月至10月。每年的7月,以角马为主力军的迁徙大军从塞伦盖蒂的西边跨越马拉河进入马赛马拉大草原,享受这里的丰美水草,10月份迁徙大军又从马赛马拉大草原的东侧陆陆续续地越过马拉河,返回到塞伦盖提,并滞留于此直到下一年的7月份。因此,以一年为周期,这些食草动物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上觅食的,少部分的时间北上到马赛马拉大草原上,这与塞伦盖蒂的大面积和马赛马拉面积小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面积大,生长的草量很多,可以满足数百万食草动物长时间的食物需求。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能在大自然中生存,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也只有在非洲大草原上才能如此清晰、如此生动地观察到这些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这就是马赛马拉的魅力。

食肉动物的种类和捕食技巧

狮子是非洲大草原上特有的食肉动物,是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以母系为核心而构成一雄多雌的狮群。狮群的数量由5只左右的小群至20只的大群不等,母狮终身生活在同一群中,而公狮要被周边更强壮的个体替换。通常公狮负责保卫领域和它的母狮成员,母狮全年都能繁殖后代和养育后代。幼狮两岁后独立生活,公狮会被赶出狮群,自谋出路;而母狮则留在狮群中与母亲和姐妹们共同参与捕食和繁殖后代。

非洲狮的狩猎对象很多,几乎包括了大草原上所有的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长颈鹿、非洲水牛,甚至大象等。合作捕猎是非洲狮们特殊的捕食方式,它们采用隐蔽伏击的方式,悄悄地接近猎物,包围猎物,分工出击,一旦咬住猎物的脖子,使其窒息,然后把猎物拖到树荫底下分享。而一旦吃饱后,它们可以5~6天不进食,只是睡觉休息。因此,我们看到近在咫尺的狮群们都是懒洋洋的,丝毫没有往日威风凛凛的一面。

狮群选择猎物是非常讲究的,这个选择决定着捕猎的成败。它们不会选择猎物中的成年个体和集群个体,因为对手太强,不容易得手,而捕猎老、弱、病、残和幼往往比较容易成功。因此,动物生态学又称狮子等食肉动物为聪明的捕猎者,正是它们这种聪明的选择淘汰了食草动物中的弱者,使得食草动物在进化中越来越强大。当然,狮子们尽管有最佳的选择,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食草动物也不是傻傻地等着被猎杀,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逃跑、互助等方式赢得生命权。

花豹,我国又称之为金钱豹,是地球上分布广泛的典型食肉动物,也是非洲草原上仅次于狮子的猛兽。它们通常都是单独活动的,行踪诡异,加之数量相对少,所以在马赛马拉大草原看到花豹是最困难的。它们也是采取伏击的方式,悄悄地接近猎物,突然出现咬住猎物的脖子或鼻孔,令其窒息。

在马赛马拉,花豹最喜欢的捕猎对象比它们体重稍小的黑斑羚,因为它们很难捕猎个头太大的食草动物,个头太小又满足不了它们的胃口。一旦成功捕获猎物后,通常会拖上高大的树木,一方面可以慢慢享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其他食肉动物,如狮子和鬣狗的争抢。

猎豹是动物界里著名的短道速跑冠军,时速可达每小时80公里,身材修长和柔软脊椎使得奔跑时,后肢可以跨到前肢之前,产生超大的步幅。猎豹还是非洲草原的特有动物。猎豹的传奇在于它们的捕食。除了母亲带着孩子或者几只尚未独立的伙伴在一起之外,它们通常也是单独生活的。猎豹采取潜伏和突然发起进攻的方式,利用其高速的能力迅速捕获猎物,如果不能在30秒左右制服猎物,它就只能放弃。因为高速的奔跑消耗太大了,继续奔跑也会使自己体力耗尽衰竭而死。

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经常会上演捕食动物与猎物的生死决,尽管残忍,但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大草原上还有食腐肉的鬣狗、秃鹫、非洲秃鹳。花豹之所以把猎物拖到树上,就是为了避免成群的鬣狗围堵抢食。有人把鬣狗形容成草原上最丑陋的动物,那是因为鬣狗取食腐烂发臭的食物产生的心理作用,实际上在大自然中,如果少了鬣狗、秃鹫、非洲秃鹳等这些食腐肉的动物,大草原上会尸骨成堆。鬣狗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十分强悍,不仅能撕掉尸体上的腐肉,还能吃掉骨头,实在不能消化吸收的部分被其排到体外,所以鬣狗的粪便是白色的,那是鬣狗吃掉的骨头里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钙。

草原上的秃鹫拥有最灵敏的视觉,无论那个角落有动物的尸体或是被食肉动物捕猎到的食物,一准有秃鹫在空中盘旋。从刚开始的一两只秃鹫侦察兵,到一群秃鹫等在猎物旁,趁着战利品的主人不注意,偷吃几口,又赶紧跑到一边,实在被追急了,还可以腾空飞起,让主人无可奈何。

马赛马拉大草原的人与动物和谐

马赛马拉在当地语言里意为马赛人的地方,大草原为马赛马拉保护区管理,依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原生态环境,原生态的大草原和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各种动物。至今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简单的生活方式,以放牧为生。村民的房子用土坯垒起,屋顶用草,树皮或是铁皮盖上。村子的四周,用篱笆围起来,避免野兽进入。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的校舍和教室,也只有一层砖墙,学生课桌只比凳子稍高、稍宽,但是马赛族的学生们性格开朗,勤奋好学。

在马赛马拉保护区建立以前,马赛族人把牛羊赶到牧草丰美的地方,但是它们的牛羊偶尔也被食肉动物偷猎,马赛人为了报复偷食家畜的食肉动物,也会到草原上杀死偷食家畜的狮子或是花豹,从前马赛族的青年宣誓长大成人了,就需要到草原上杀死一头狮子,以彰显自己的能力。现在,保护区建立起来了,保护区与村子之间设立了围栏,不再有猛兽离开大草原进入村庄伤害人和家畜了,所以标志长大成人的杀死狮子的方式也取消了。保护区的巡护人员都是持枪荷弹,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马赛马拉保护区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还得益于肯尼亚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政府制定了严格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在这里,人类的生存和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间实现了平衡,人和野生动物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和谐共处。野生动物已经习惯了越野车的出现,猛兽们面对众多出现的越野车和坐在车里的人群,泰然自如,而坐在越野车内的人类,如此近距离地观看野生动物不仅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更是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在肯尼亚大草原上的人和动物的和谐,正是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的典范。

现在的肯尼亚,野生动物观光旅游已成为他们的支柱产业之一。


返回顶部